大市走勢
Last updated
Last updated
一般投資者較常用恒生指數作為買入或沽出股票的指標。假如投資者持有的股票組合并非恒生指數成份股中的73隻,恒指的上升或下跌,可能不完全反映大市方向及投資者的持倉狀態。所以投資者可用另一指標「市寬」去幫助及了解大市方向及走勢。。
市寬(Market Breadth)是一個分析大市強弱的指標,可分為長、中、短線。投資者可以利用市寬,了解整體大市的強弱。約十年前,莊博率先在香港大力推廣市寛(Market Breadth)作為大市趨勢指標,與恒生指數只統計73隻大市值股的加權平均表現不同,市寬是統計整體三千多隻港股的(無加權)平均表現,例如股份高於50天線比率是統計數以千計港股中有多少個百分比是高於50天平均線。
例如: 當大市跌近1-2%,是否代表市況即將轉差,步入熊市?還是只屬於部分大市值的成分股下跌,其他股份仍處於上升,整體市場仍然屬於健康水平?投資者可以透過市寬,測量及了解市場的健康程度及趨勢。
長線市寬以高於150/200/250天線為準則,統計大市數以千萬計股票中,有多少百分比的股票高於本身的長期平均線,主要用來量度整體大市(長期)趨勢的健康程度。中線市寬則以高於50天線為準則,短線市寬用10/20天線為準則,統計方法相同,只係用的平均線有長、中、短線之分。
長線市寛: 投資者可看長線市寛,了解大方向。下圖例子: 長線市寬顯示, 大市中有13.1%的股票,股價高於250天線
中、短線市寛: 中短線市寛可在超賣(支持位20-30%)時加注,市寛超買(阻力區 70-80%)時則減注,并配合長線市寛方向,順勢操作。
當市寬持續下跌,並跌穿50%強弱分界線,代表大市中多數股票價格低於平均水平,投資便要做好風險管理,收緊止蝕位。若然指數屢創新高,但市寛下跌並與指數背馳,則代表指數靠少數權重股支撐,通常升勢不能長期持續,可視為一個大市黃色警報訊號,值得留意。